云溱觀察著亭中三個人的神色,晉王妃眉色深鎖,晉王神色低沉,而林鶯鶯在聽到晉王妃說的那句話后,額頭冒汗,眼神慌張。
房成海失蹤好幾天了,云溱親自到宅子去看的,里面空無一人。
晉王沉吟片刻,目光不著痕跡地從林鶯鶯身上劃過,拍了拍桌子對晉王妃說:“哼,這房成海,我也早看出他不是什么好人,大抵是拿了銀子走了吧。好在也只給了他一個月的祿銀而已,我也不想花更多的時間心思在一個下人身上,算了算了!”
“不,他死了。”晉王妃聲音平淡,告訴說,“兩天前,死在了城外那條河里,尸體被撈上來的時候已經腫的不成樣子了,但從他隨身攜帶的王府腰牌來看,就是房成海。”
“王妃姐姐,你這是什么意思!”
話剛說完,一旁的林鶯鶯突然大怒,沖了上來。
云溱攔在晉王妃跟前,怒目瞪著林鶯鶯:“我們在說房成海,你激動什么。”
林鶯鶯咬著牙,“噗通”跪在晉王跟前:“那日王爺誤會妾身,本以為就這么過去了。可現在看來,妾身說什么也沒用,就算妾身說破了嘴皮子,還是會有人懷疑妾身跟那房管家有關系,現在又把房管家死了的事搬出來,是在暗指什么,您還聽不出來嗎!”
晉王低頭看著她,說:“房管家怎么說也是我王府的人,晉王妃提起這個并無不妥。倒是你,怎的這般疑神疑鬼,一副心虛的樣子!”
林鶯鶯此番跳出來,無疑就是不打自招,此地無銀。
意識到自己太過沖動,林鶯鶯捏著拳頭不再說話。
晉王妃淡淡瞥了她一眼,繼續說道:“那房成海死的蹊蹺,王爺安排他去的宅子明明是在城內,他卻去了城外,還在那兒喪了命。關于這件事我也問過府衙了,仵作斷定,他是在五天前被水淹死的。至于是失足還是別的什么原因,現在還未查明白。”
而在五天前,林鶯鶯出門去廟里上香,回來的時候還帶了這個孩子……
晉王眼神縮緊,鋒銳如針,盯著那個躲在嬤嬤身后的小男孩身上。
林鶯鶯大叫:“王妃姐姐,你到底意欲何為?你不能這樣平白無故地冤枉我呀!”
晉王妃說:“是否冤枉,王爺可以決斷,官府也行。”
聞言,晉王眉心皺緊。
這絕對不能報官!
如果這些事都是真的,那他晉王這個臉面還望哪里擱?
況且這還是人命關天的事,沾上了就是一場軒然大.波!
晉王深深呼了口氣,沉思不言。
“今日說的這些話,并非妒忌林側妃,更不是因此無中生有。如我真有那個心,早在林側妃剛進門那會兒就跟她斗起來了,也不會把自己逼成這個樣子。”晉王妃站起身,最后留下一句,“王爺,有些事情不必我多說,自會有人證明一切。孰是孰非,相信王爺自能定奪。”
“這是什么意思,你到底想干什么呀!”林鶯鶯沖著她離去的背影大叫,接著慌張地跪爬到晉王腳邊,“王爺,她又在挑撥離間。”
正說著,亭子外又有兩個人進來,卻不是王府里的打扮。
林鶯鶯愣住了,盯著他們說不出話來。
云溱上前一步,對晉王說:“父親,方才母親說的是真是假,你可以聽聽這兩個人怎么說。”
晉王頭疼地往外瞥了一眼:“他們是誰啊?”
“民婦陳氏,是王府從前的嬤嬤。”
“小人許冬,是房成海的鄰居。”
兩人趴在地上,恭恭敬敬地回答。
聞言晉王抬頭,眨著眼盯著那陳氏。雖然多年不見,但他還是能認出來,的確是以前在王府伺候過的嬤嬤。
“阿娘,我怕……”
安靜的亭子里,小男孩忽然顫抖出聲。
林鶯鶯撲過去一巴掌打在小男孩嘴上:“我都跟你說了住嘴!不要這樣叫我!”
云溱嚇了一跳,沒想到林鶯鶯居然會當著晉王的面跟一個孩子動手!
小男孩嚇壞了,含著眼淚縮在角落,瑟瑟發抖。
林鶯鶯轉頭瞪著云溱和跪在亭子外面那二人,厲聲道:“郡主,你和晉王妃這是什么意思,多年隱忍,原來是為了今日這一招。找來這兩人,你們想證明什么,誰知道你們花了多少錢收買他們!”
云溱譏笑,說:“收買他們的,恐怕另有其人。”
晉王抬手示意兩人停口,站起身來立在亭子前,發話:“陳嬤嬤,本王記得你告老還鄉的時候,說是身體不好,如今看你還算穩健,這幾年應該過得不錯。”
此時的陳嬤嬤已經滿頭白發,她吃力地趴在地上,眼中滿是恐懼與悲傷:“回王爺,老身如今活著,只是為了拉扯年幼的孫兒長大。這些年老身心中還有件事一直放不下,就像一根刺扎著,怎么也不舒服。”
晉王:“說來聽聽,到底是何事令你這般不安?”
陳嬤嬤看了一眼亭子里滿臉淚水的林鶯鶯,顫抖出聲:“在王府的時候,王爺對老身不薄,老身感恩記在心里,可是老身卻做了一件對不起王爺的事,還隱瞞了這么久。當年,王爺要納林側妃進門,因林側妃出身天樂坊,王爺有所顧忌,便命老身為林側妃檢查驗身。可是老身卻辜負了王爺的信任,收了林側妃的銀兩,撒了謊!”
林鶯鶯神情一滯,怒吼:“陳嬤嬤,事情已經過去這么久了,你現在跑過來咬我一口,究竟是誰指使的!”
陳嬤嬤搖頭:“不,沒有人指使,老身只是想對王爺坦白罷了!”
林鶯鶯跌跌撞撞地起來,卻被一干侍衛攔下。
“鶯鶯,你想做什么?”晉王怒目瞪著她,目色威嚴。
“王爺,你千萬不要聽他們一派胡言。”林鶯鶯聲音軟弱,滿是委屈。
晉王不理會她,示意丫鬟把陳嬤嬤扶起來賜座:“陳嬤嬤,你繼續說,當年你為林側妃撒了什么慌。”
陳嬤嬤坐下來,神色悲痛,而在看向林鶯鶯的時候,更多了幾分恨意。